您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旅游动态 > 正文

拥抱绿水青山 放歌金山银山 ——康县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8-09-17 08:55 阅读128次

       四十年前,一朵朵乌黑油亮的黑木耳被带出了大山,让世人知道了地处偏远地区的陇南康县。而后,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杨植霖的一首七绝诗“奇花异草点山丘,隔叶黄鹂叫小猴。百里林荫添锦绣,留恋愿在画中游”则向外界揭开了美丽康县的神秘面纱。

  如今,遍布康县的核桃、花椒、木耳、香菇等农特产品走出大山,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洗礼,康县人“青山绿水”妙变“金山银山”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走生态之路:一张蓝图画到底

  地处偏僻内陆山区的劣势和地方工业的先天不足,曾让康县的发展举步维艰。尽管如此,改革开放至今,康县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理念始终没有改变。

      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营林致富、多种经营”,本世纪初“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还是随后“生态立县、绿色富县”“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党建为先”发展战略和“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打造全域旅游大产业”工作思路……保护好、利用好这片青山绿水,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康县引领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立足点和主旋律。 

建美丽乡村:依山傍水织锦绣

  “山清水秀人不秀,鸟语花香饭不香,树密林多钱不多”,曾一度是外地人对康县的善意调侃和本地人的无奈自嘲。

    如何改变群众守着美丽风景过穷日子的历史?康县委、政府通过广泛调研,从解决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入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不断总结完善受老百姓欢迎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性扶贫工程,坚持完善“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整合机制,整合各类资金18.3亿元,撬动群众投工投劳等自筹27.8亿元,动员全社会力量,艰苦奋斗、下硬功夫,花费六年时间在高山石崖间修通了1100个自然村2300公里通社公路,修建了91座便民桥,改变了2万多户山区群众千百年来“肩挑手提畜驮”的劳作方式。

  目前,累计建成和完善提升美丽乡村317个,1镇5村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2个村被评选为“甘肃十大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善。

抓产业富民:脱贫增收奔小康

  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康县把环保、绿色等生态指标作为招商引资、开厂办企业的重要条件,全县工业走上了生态绿色的发展模式。

  落户康县的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成功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这个书写了陇南制药传奇的企业,当年能在康县安家,除了宽松的招商引资环境,最吸引他们的就是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创业十几年来,“独一味”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上缴税收稳稳占据康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依托绿色资源,康县把“山水绿”变成了“产业绿”。守着“原生态”,开发“绿宝藏”,满目滴翠的绿色资源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聚宝盆”,绿色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全县15万山区农民告别过去以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走上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新路子。累计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优势特色经济林果135.08万亩,发展16家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12家国家和省级示范合作社,打造了“康耳”等一批“康字号”名优农特产品,建成年产5万吨的核桃露生产线、50万公斤茶叶生产线、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的循环产业项目。

  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催生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三百里旅游文化风情线,2个国家AAAA级景区、2个国家AAA级景区和遍布全县的69个旅游示范村,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212.4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01亿元。直接带动2260户88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间接带动5176户增收致富。康县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全域旅游创建先进县等殊荣。

  康县矢志不移抓产业富民的号角还召唤3924人返乡创业,创办乡村旅游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080家、各类中小企业及农合经济实体230个,引回资金6.5亿元,带动全县5000多名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底的54%下降到目前的11.6%,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还是那一座座山,但山更富足,也更秀丽;水还是那一条条水,但水更丰腴,也更妩媚。绿色发展的康县一路放歌,阔步前进。 

    文/温正平  来源:康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