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订购服务 > 购物服务 > 产品详情
推荐

康县特产黑木耳

0

发布时间:2016-04-14

康县宝贝儿特产

¥ 54    (原价:¥54元)

简介

基本信息

康县黑木耳,甘肃省康县特产,康县木耳朵面乌黑光润,背面呈淡褐色,形大肉厚质轻,气味清香,蜚声于世,行销国内外市场,是一种珍贵的特产食用菌。2008年,被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保护。

品种特征

康县黑木耳属毛木耳类。黑木耳,又称“木耳”,按其种类,通常分为“毛木耳”和“光木耳”两大类。因其形态奇妙,风味特别,别名很多。生于腐木上,形似人耳,故名“木耳”;丛生于椴木上,如蛾蝶玉立,又名“木蛾”;重瓣如浮云,镶嵌于树上,又称“云耳”:背面密披白绒毛者,称为“毛木耳”;两面光滑千爽者,则叫“光木耳”。还由于生产季节不同,名称又异。产于初春者叫“雪耳”;产于清明之后者称“春耳”;夏秋之间产者,曰“伏耳”:深秋之后产者,名“秋耳”。按其季节,“伏耳”产量大,品质最好。毛木耳朵大,质地柔软,滑而带爽,质量最好。[1]

种植条件

甘肃省康县地处南秦岭山地,气候温暖而多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1度,年平均降水量为856毫米,是甘肃降水量最多的县份。全县森林面积260万亩,占总面积的47.7%,森林茂密。特别是耳林、红青杠树满山遍野,是黑木耳生产的理想区域。隆冬季节,满山红叶飘落,耳农便把生长了七、八年的耳树砍成三至五尺长的耳棒,运到耳场,收集起来。翌年,大地回春,耳农在耳棒上砍开菌眼,点上耳菌,然后把耳棒铺在潮湿处,让其休眠一个时期。入夏后,万物竞长,耳菌萌发,就把耳棒绑成一架,让其淋雨沐阳,正式产耳。据统计,截至2007年,康县、武都、天水、两当、礼县等主要产区有耳林十多万亩,最高年产达228000多斤。

栽培历史

康县生产黑木耳始于19世纪,历史悠久。解放前,津、沪、川、陕等地的商人每到夏季,就络绎不绝来到康县贩运木耳。21世纪初,这个县建立了八个以乡为单位的木耳生产基地,并试验成功了人工点菌生产木耳的新方法,使每架木耳的产量提高了二至五倍,而且质量也大大提高。

生产情况

康县是黑木耳之乡、中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林果生产先进县、中国黑木耳生产基地县之一,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黑木耳、香菇、天麻、竹荪等食用菌绿色食品。在众多的食用菌资源中,康县黑木耳早就享有盛誉,以肉厚、朵大、色泽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确定为国家黑木耳质标。截至2010年,全县共有优质耳林近51万亩,其中,栓皮栎17万亩、麻栎和锐齿栎34万亩。2009年产量可达13万公斤以上,产值780万元,产区仅此一项人均收入953元。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从20081231日起对康县黑木耳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第147号)。

保护范围

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康县阳坝镇、铜钱乡、两河镇、三河乡、白杨乡、岸门口镇、店子乡、豆坝乡、城关镇、迷坝乡、大南峪乡等11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我要点评

总体评价

点击星星打分

还能输入130个字

上传照片

提交点评

周边景区查看更多 >

周边酒店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