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探索康县 > 民俗文化 > 正文

康县行迹:密林深处茶马古道的诱惑

发布时间: 2016-04-25 阅读 15429 次

        康县行迹:密林深处茶马古道的诱惑  

        在我省康县境内的北部山区,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它属于西北川陕甘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支线。
        络绎不绝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省外的经贸之路。
        这条古道几乎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被人遗忘。
        近些年,在相关热心人士的努力下,人们在地方典籍中发现了它的蛛丝马迹,经过实地的田野调查,它的真实面目在世人面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在省道307线和205线交汇的三岔路口,有一个叫望关的收费站,每次车到这里时,我总是如沐春风,因为它意味着我的故乡康县已然到了。
        望关是自古以来的交通要道,发源于武都米仓山的平洛河与长坝河在此交汇,此处三面环水,山势险要,南面隔河于叶家湾相望,西北背靠潘家山,东邻袁家山。该遗址所处的望关乡政府所在地是江武公路、略武公路的交汇点。东去康县,西去武都,北去成县,为古今重要的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也是康县与外地连接的西大门。
        在望关乡政府附近,记者向人们打听茶马古道的遗迹,一位妇女毫不犹豫地指向望关乡政府西北方向100米处,在那里有一处山垭,它叫石猫梁。
        在那里,我们找到一段直接在青石上凿出的石阶,大约二十级,每级宽约一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最近雨水偏多,这段黑黝黝的台阶要仔细辨认才能看到依稀模样。
        山林寂静,想像力也变得活跃起来。
        坐在石阶上,仿佛再过片刻,就能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颇有节奏感的马蹄声,紧接着,就会有一队驮着陕西青茶迤逦北去的马帮出现在这一段神秘的古道上。
        早在2009年,康县文化馆的文物工作者就在石猫梁上考察时发现了刻有“察院明口”、“巡按陕西监察(御史)”、“茶马贩通番捷路”等碑文的半块石碑。它证实了康县在明朝时期,就是西北“茶马古道”主要贸易通道之一。
        古代的望关,它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向南可以通往文县的阴平古道,进入四川。西北可以到达甘南,进入西藏、宁夏等地和古老的西北丝绸之路相连接。东,可以经成县、徽县进入陕南,也可以经过康县中北部,直接进陕入川。
        《康县志》有明确记载,明朝时期,在此设卡盘查过往茶马商人。
        遍寻不见那块残碑,打电话向康县文联李永康主席询问,他说,这块对于康县人民意义非凡的残碑现在已迁至县文化馆,便于文物保护。
        李永康谈起康县的茶马古道如数家珍,他说人们一提及茶马古道,往往会想起赫赫有名的川藏、滇藏茶马古道。其实,茶马古道的主要分布地不在大西南的云贵川,而在大西北的陕甘青新。
        在秦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陕甘地带的丛林草莽荒野,隐藏着中国第一条文明文化传播古道——陕甘茶马古道。
        而他要陪我们去踏访的康县这段古道是陕甘茶马古道的重要支线,它始于东汉时期,外接陕西省略阳县郭镇木瓜院,从窑坪集散,过大南峪(古兰皋镇)、大三岔(古散关),到云台,翻越险峻的乔家山后,经寺台、大堡、巩集,过菜籽垭、长坝,到望关岔路口。
        至此,一条路过歇马店、甘泉,翻米仓山、到达武都后可去甘南,或经宕昌走岷洮到兰州,最远可达青海和西藏。另一条路沿平洛河北去,过官渡到成县的小川后从西狭直至西和礼县及天水一带。只是后来由于宋时政治中心南移,西北地域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扩张引发战事,运兵频繁,这样就切断了陕西和四川经甘肃通往青海、西藏的商道交通。而在陕西、四川、甘肃这些地方生产的茶叶、土布、蚕丝、药材、土纸等无法运输出去参与交易,换不回所需的食盐和马匹等物,最终导致了在西南重新开辟了一条运输商道,形成了著名的西南茶马古道。直至明代,西北的茶马古道才得以重新疏通,康县段的茶马古道也开始了新的繁荣。由此,陕西和甘肃交界处的窑坪,逐渐由商队歇脚的地方演变成了一个商品贸易集散地,并传进了许多外地的生产劳动技术和不同的生活习俗,这些文明被带进来以后,和当地的原始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康县北部兼容并蓄的、独有的地域文化,带动了这一区域的开化和文明进步,并在陕甘交界处的窑坪形成了一个当时规模较大的商贸集镇。
        望关此前已经路过,我们此行将绕道与康县相邻的略阳木瓜院再进入康县境内,前往窑坪、云台。
        沿着令人目眩的盘山公路而行,成群的棕色斑鸠和孤独的五彩锦鸡,不时地从公路上穿行而过,就像经过自己家门口。
        现今的窑坪镇,已经是康县旅游部门精心打造的茶马古镇了。在建国前,再上溯明清年间,这里并非是一处休闲观赏的去处,而是一处异常繁忙的大驿站。
        在窑坪镇的中心,我们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
        李永康介绍说:“窑坪古桥修建于1913年,在民国时期是陕甘两省的分界桥,桥东属陕西,桥西归甘肃,解放后全部划归甘肃。旧社会每到集日,桥两边的经营户为了躲避税收就从桥上来回跑。去年,乡上组织进行了专门维修,将这一古迹按照原样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穿过长长的街道,两边仍有一些古老建筑矗立依旧,以沧桑的面孔述说着世事的变迁。
        我们步入一家布店细观。这户人家院内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溢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
        女主人拿出一块木色黝黑、古朴斑驳的牌匾,上书“永祯堂”三个大字,她说这块招牌传到她手里,至少应该有一百多年了。
        从木瓜院到窑坪,也就是几十分钟的车程,而对昔日的马帮来说,驮着沉重的货物,在崎岖难行的山道恐怕要走终日。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想像一两百年或者更早的某一天情景:
        黄昏时分,西边的天空布满晚霞,镇上店铺的灯光已经亮起,对于远行而来的人们,这光晕让疲惫的身心感到温暖。
        一会儿,窑坪的街道已经人声鼎沸,上货的卸货的往来穿梭。小镇酒坊在镇口散发出醉人的酒香。一壶壶酽酽的粗茶摆在四方木桌上面,等待着疲劳一天的行脚商人解乏。
        夜了,茶已喝淡,酒亦酩酊,要赶早的人们也就各自散了回到客栈安歇。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第二天他们还要起个大早,这里只是小憩的地方,他们的目的地还很远。
        当年窑坪最风光的时候,农副产品量大类多,交易活跃,商队云集,多时上千商人,数百匹骡马集聚于此。交易的土产主要有核桃、木耳、土纸、蚕丝、柿饼、五倍子、毛栗、蕨菜、薇菜、懈树、皮毛。中药材有天麻、麝香等。这些产品有的远销西北及全国各地,有的继而转运出口至南亚各国。
        再到后来的清初时期,那些陕川的行商便变成了坐商,陆续定居窑坪。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山中小镇安顿下来。
        窑坪商业从明代开始到建国前经过了约570多年的兴盛历史。建国之前的窑坪商业非常发达,门店林立,居全县之首。从事商业的116户商人,来自陕西、四川、山西、湖北、安徽、甘肃等7个省32个县。
        云台镇离窑坪不到四十里,那里有白马关古城,还有一座叫中山桥的廊桥,在前方等着我们。
        文/图本报记者刘小雷

        (责任编辑:康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