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探索康县 > 民俗文化 > 正文

行走康县之四----茶马古道话窑坪

发布时间: 2018-04-25 00:00 阅读 16014 次

        行走康县之四

        茶马古道话窑坪
        文/李永康  王凤文     图/王淑娟

        窑坪地处陕西略阳和甘肃康县的交汇处。历史上,这里数次反复由陕西和甘肃轮流管辖,窑坪有一条古老的街道,一直保留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前,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即使现在,还有几间古商铺镶嵌在水泥钢筋的楼房罅隙里,显得与众不同,向我们讲述着窑坪曾经的繁华。

        《康县志》上说:历史上,(康)县境内只有几条骡马驮道。第一条西通武都,东至陕西略阳。是自古以来甘肃通往陕西,四川的要道。……从望关经长坝、巩集过云台大山岔(散关)至窑坪出境,全长70公里,路宽1——2米,线路攀山绕岭,蜿蜒曲折,路面高低不平,沟壑纵横。其间,大山岔至窑坪18公里,早在东汉建宁年间,由武都郡太守李翕派员督促进行加宽修整,变为驮道。
        当然,还有历史地理意义上的原因也不可不说。秦非子给秦人在今甘肃西和一带牧马,在那里形成庞大的战马种群,给后来的“以茶易马”提供了交易的基础和对象,于是礼县盐官就形成了西北“最大的骡马交易市场”。古称“卤城”的盐官,盛产土盐,又有“商无不盐”之说,故这条道上的马帮和盐商是比较大的队伍。从四川和陕西运到“番”的茶叶,要走这条道路,必得从窑坪进入甘肃,然后在望关分路后各奔前程。再到后来,镡河官渡建成,西去成县、礼县、西和和天水的商队就在镡河渡水,不再绕道至望关。但是要去甘南和岷、洮等“番”的商队,还有从武都西去的商队还沿望关走平洛翻太石山过大川坝官渡过河。
        窑坪形成市场不外乎地理优势和复杂的人口关系。
        窑坪位于康县东北角,属秦岭山脉,长江流域。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过去是兰州、宁夏、甘南通往陕西、四川的交通要道,也是陇、秦、蜀边境商品集散地。窑坪吊河坝为最早的商市,集时很短,晨兴午散,交易商品单调,多为生活必须品,随着商品增多,交易额不断扩大。明末,开始增修铺面,窑坪一度成为当地商业中心。
        直至到了1913年窑坪桥建成,上、中、下街构成一体之后,上街吊河坝为丝绸纺织业、旅店业和酿造业,中街则为土产杂货商铺,下街王家院至石家磨为土纸、山货交易中心。从贺家沟至窑坪河边是柴草、牲畜、饮食市场。整个交叉成两条街,呈“十”字形,逐步形成解放初期街道风貌。 “居全县小镇之首。从事商业的116户商人,来自陕西、四川、山西、湖北、安徽、甘肃7个省,32个县。”当地人称窑坪的这种杂居现象时,号称聚集了“九州十八省的商户” 。这个时候,才是窑坪商业的兴盛时期。
        到西汉时,中国特产之一的茶叶,已被蜀人发现。据《中国史稿》所载:“武都地方氐羌杂居,是一个对外的商市,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于西北游牧部落,故成都和武都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明末清初,陕川行商陆续定居窑坪。窑坪商业从明末到建国前经过了570多年的历史。 
        过去的窑坪是陕、甘、川交通要道(驮道),也是 川、甘、陕商品输出运入的必经之路,是主要商品集散地。四川的茶叶、手工艺品、白酒等,经安康,翻巴蜀,过汉中,走略阳到窑坪,经窑坪的商户经销,再转运驮运到武都、甘南、西和、兰州、青海、临夏、宁夏及各少数民族地区。有名的“城口毛尖”、紫阳“陕青”、云南的“窝窝茶”、万源县的“万子茶”,清香解腻,深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喜爱。
        窑坪又是汉中各地“二八”土布的倾销市场,几乎家家经营。每天肩挑运送者达数百人之多。土布的大量输入,带动了窑坪的印染业。另外,康县历来是桑、麻的产地,到后来这里的纺织业也很发达,康北云台至窑坪一带的农家,几乎家家能纺线,村村能织布。
        窑坪的土纸,成为千家万户的主要家庭副业,年产量达3200万刀之多(约8000驮),加之其他土特产品,每年窑坪商品输出量在1200吨以上。这些商品的输出,换来了相应数量的内蒙“雅盐”、青海“青盐”、新疆“老糟盐”;兰州“马骏川”、“义和成”水烟,榆中绿烟,武山、洛门黄丝烟。其他商品如皮毛、纺织品、食盐除销供于康、略、成各县外,多数又运销于陕南、川北各县。
除这些大宗的货物之外,窑坪市场上还有针头线脑、胭脂水粉、铁货犁铧以及当地产的山货特产、药材等等。
        近代窑坪的坐商,是由陕西关中人兴起的。
        清康熙年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增多,陕西咸阳人吴九龄携子吴必臣来到窑坪定居,开设“二大有老”商号。随着生意的兴隆,资金越来越大,后相继分设“大有海”、“大有义”、“福盛昌”、“隆盛通”、“大盛恒”、“复盛堂”、“大有福”、“大有生”、“大有和”等十大商号,并在郭镇分设“大有隆”和“大有海”,在汉中开设“大有林”等商号。那时,吴家的财富,究竟有多少,无据考清。就汉中“大有林”《万金帐》记载:吴家资银五千两(即就是入股)。当时,窑坪有段民谣:“何家的权势,肖家的地,吴家的房屋和经济”。说明了当时何、肖、吴三家在窑坪的政治、经济地位。
        清道光年间,又有陕西省郃阳县粮食村的范天时来到窑坪,起先以卖油为主,后又开设“义兴复”(原名范兴复)、“义兴功”、“义兴栈”、“万盛通”、“景太和”、“顺盛奎”、“渊顺殿”、“永正堂”八大商号。
        再后来,陕西咸阳、礼泉、郃阳人又在窑坪开设了“十六”大商号,活跃了窑坪市场,对康县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近四百年的漫长岁月中,窑坪商业几经兴衰,商号名称也随之出现大的变更,人员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日本投降的几年间,尽管蒋介石发动内战,加紧征兵拉夫,增加赋税,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但窑坪商业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仍然寻求机会不断恢复和发展,显现出兴旺气象。
        1946年以后,窑坪商市又兴办8家丝绸业,从养蚕产茧到抽丝、合线、织帕生产,形成产销“一条龙”。生产设备全部使用铁制机械,各有织机2至6台,工人30多人,产品有绸纱、丝帕、发网、花线等,运销西北4省和云、贵少数民族地区。
        略阳裕华公司窑坪分理处,大沟铁厂窑坪推销处,青?坪锅厂窑坪购销处,苟家坝铧厂窑坪办事处,利民纸厂窑坪销售处,都是工商联合企业,使用半机械化炼铁、铸锅、铸铧,造本贡纸,产品运销甘肃各地和陕西汉中地区各县。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生产。随着窑商的曾多,市场的繁荣,又带动了旅店业,饮食业和其它服务业。从以下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窑坪经济的基本情况。
        1948年有名称的商号有“聚同春”、“义兴复”、“天玉源”、“顺盛奎”、“德生祥”、“聚义成”、“双盛德”、“俊顺成”、“义万堂”、“永顺福 ”等十家,主营土产日杂,从业人员67人,流动资金约10万余元(以当时商品折合人民币,下同),年购销总额197.4万元。无商号经营土畜产品的有王金安、强世德、王正林等31户,从业人员达59人,流动资金约10万余元,年购销总额达122.8万元。
        丝绸纺织业有黄宗礼、刘玉邦、汤文斌、马福元等8家,从业人员33人,流动资金约10.8万元,销售额达73万余元。经营丝绸、棉布的有11家,从业人员15人,销售额21.6万多元。经营中西药的有“积善堂”等7家,从业人员13人,流动资金约8.4万元。印染业7户,从业人员10人,资金约6万余元。旅店业14户,从业人员32人。缝纫业7户,从业人员17人。饮食业14户,从业人员19人。除此还有4户其他行业。
        这时窑坪商业达到高峰时期。全街115户商业中,土商杂货业40户,有流动资金22万元,年商品销售额256.8万元;工商联合企业9户,有资金14万元,年销售额69.2万元;棉布业10户,有资金3.3万元,年销售额21.6万元;印染业7户,年收入6万;旅店业15户,年收入17.4万元。另外,还有7户中药业、2户屠宰业、5户酿造业、14户饮食业,年收入21.2万元,商品销售额和饮食服务业收入391.6万元。
        那时的窑坪,客商络绎不绝,几乎每天都有百十头骡子载货而来,换回土特产品。街上7家脚骡店,经常是驮畜满槽,客商满店,每日有来自四川、汉中等地的数百“挑子”,来窑坪贩运水烟、食盐等商品。
        1948年清明节前夕,一周内先后来了各地客商的400架驮子,把窑坪各商号的土纸全部买空。农历10月18日,“聚同春”一次给客商卖出土纸达58驮。由此可见,窑坪后期商业的销量是很大的。
        窑坪商业流通中的货币,初为金、银、银元、铜板、麻钱,继用“帖子”。“大有老”发行的帖子,流通于成县、康县、略阳、郭镇、汉中等地,可作汇票兑取。后期转为纸币,银元劵、金元劵。
        现在窑坪留存的茶马古市遗迹有:
        窑坪廊桥:桥长11.88 米,宽5.4 米,跨度7米,高5.44米。雕梁画栋平板卧波,朱漆,木板椽,飞檐翘角,大瓦盖顶,精工巧艺,令人叹为观止。桥面全用厚木板铺成,桥沿陈设木椅。向西过桥就是窑坪古街,是当年的窑坪商业街,是甘、陕交界处最为繁华的地方。2009年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予以重修。
        李太和民居:最早是窑坪贺家的产业,居窑坪中街。是窑坪典型的店铺格局。两层,转角楼,木格雕窗,木楼板,木板门脸。主人现珍藏有刻字店面牌匾一块。
        赵家大院:为李家产业,土改时划分给几户赵姓人家居住,故名赵家院。地处吊河坝,即当年的工业区(当时的丝绸纺织业、旅店业和酿造业聚集于此)。两进院,两层,转角楼,翘檐飞角,外观看起来四四方方,当地称之为“一颗印”建筑。
        何家老宅:康县有民谣说:窑坪河(何姓)难过,云台马(马姓)难骑,大堡猴(侯姓)难耍,岸门口猪(朱姓)难吆,阳坝猬(魏姓)难捉。窑坪何家梁上的一座老院子就是窑坪何老爷的府第。这座老宅完全是按照达官显贵的豪宅设计建造的。三进院,有天井,四面开门,外门是方门,而内门是圆门,窗户也是圆形窗户。用材讲究,做工精细,恢宏大气。  
        拴马柱、喂马槽、下马石凳、柱脚石:这些石质的东西在窑坪比较普遍,但是被丢弃在一些比较隐秘的地方。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块残破的拴马柱,第一次拍了照,过了几天再来已经被人用十元钱买走了。重修窑坪廊桥时曾征集到几十块遗存的石质柱脚石。其中还有下马石凳等一些石器。
        “乾隆插旌处”石碑:石碑立于窑坪关帝庙内。已破成八块,现剩七块。上刻有“乾隆插旌处……御敕重修,勒石以记之”等语。现已对石碑做了简单复原,苦于尚有残缺。
        石兽:石羊一只、石牛一只、石猪一只。被水流冲至距窑坪几百米距离的陕西地界。几年前掏河金时被挖出。从工艺看,这三只石兽稍显粗糙,但造型古朴逼真。
        饮食方面有面茶、罐罐茶、馓子、花馍馍、熟面、搅团碗坨等等这些和茶有关的特色饮品以及一些方便携带的食品。
        茶马古道康县段是西北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支线,它东南是有名的青泥道、傥骆道、子午道,西北是阴平沓中道、祁山道,要沟通这几条道路,必得走望关到窑坪的这条古道。
        东汉拓宽驮道,有大量的驮队行走在这条古道上。北宋熙宁以后便在四川设置茶马司,将四川年产3000万斤的茶叶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等地,并设置数以百计的卖茶场和买马场,规定名山茶只许买马不得它用,每年买马15000匹以上,从而使汉、唐时期的军事道和兵道成为茶马道。诸葛亮兵至散关,这里既是兵道,也是战场,其时诸葛亮用于笼络地方少数民族(氐、羌)就是赠送四川(蜀)和汉中(汉)的茶叶给土著首领,以茶戍边,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至南宋时,由于西北茶马古道上“关隘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的市场转移到了西南,于是,这条古道成为主要兵道。商道的阻滞虽然使康县茶马古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但另一方面由于这条商道滞塞,有胆大的商户继续进行秘密转运,“为利甚薄,利尝于数倍”,小镇窑坪也是如此,虽然少有交易,但是并没有就此消失。到了元朝,西北茶马古道重新疏通,并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把兵道再度恢复成了综合的通道,一度萧条的窑坪再一次恢复了人喊马嘶的热闹场面,这个场面一直延续到了解放以后。
        1371年,明朝最先在秦(甘肃天水)、洮(甘肃临潭)、河(甘肃临夏)和雅(四川雅安)设立了四个统管茶、马交易的“茶马司”,窑坪刚好成了枢纽地带的一个重要小镇。后来,陕西汉中的茶叶也参与了交易,在窑坪形成了庞大的茶叶交易,茶叶和食盐交易量占窑坪货物交易的一小半市场。
        更多的时候,窑坪是一个货物交换地,这里的土纸交易带动了康县造纸业的发展,全县纸农曾经达到6000户,产销最高峰达到了每年2.5万担(土纸计量100张为一去,10去为一把,10把为一捆,四捆为一担)。所以,窑坪其实也是西北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货物中转码头。
        过去窑坪街上铁匠铺、裁缝铺也有不少。这里的铁匠铺与别处不同,其主要任务是打马钉、马掌,供马帮使用。最为当地人常说的,应该是窑坪的骡马店。当年当地有名的大店就有李家店(现存的赵家大院)、谭家店、孙家店和王家店。之外,窑坪还有大小二三十户骡马店供过往客商住宿。
        基于此种种,足可见窑坪小镇在康县茶马古道上应该是一个东南面的接待站和转运站,同时也是主要的交易贸易集散地之一。它的繁荣和萧条都和这条古道息息相关,它的命运就是康北茶马古道,秦蜀道,乃至整个西北茶马古道的命运。

        (责任编辑:康县旅游)